瑞士信贷是何方神圣?
瑞士信贷(CreditSuisse)是瑞士第二大银行,全球第五大财团,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Global Systematically Important Bank)之一,管理着超1.5万亿瑞郎的资产,其规模与招商银行相近。
而瑞士信贷的投行业务也常年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等8家投行并称Bulge Bracket,在过去一百多年来掌控着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命脉。
瑞士信贷暴雷时间线梳理
而就是这样一家“大而不能倒”的金融巨头,就在一周以内发生剧变,2023年3月9日,瑞士信贷发布声明,表示美国证监会(SEC)对其先前披露的现金流量表修订提出技术询问遂推迟年度报告的发布,随后在3月14日的年度报告中便承认2022财年和2021财年的报告程序中存在“重大缺陷”。
尽管瑞士信贷董事长AxelLehmann在3月15日声明不需要政府援助且流动性充足,但随后二级市场投资者还是用真金白银表态,股价一度下跌30%,3月16日瑞士信贷就声明将从瑞士央行借款500亿瑞郎。
看似此次瑞士信贷的危机会像硅谷银行一样由政府兜底而暂时平息,但仅仅过去一个周末,这家具有168年历史的金融巨头就迎来了终结。
为防止危机蔓延至欧洲乃至全球,在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等部门的斡旋与干预下,瑞银集团(UBS)将以30亿瑞郎(约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信贷,完成收购后瑞银集团将管理超过5万亿美元的资产。
瑞士信贷背后的投资者
根据全股票交易条款,瑞士信贷的股东可以22.48股瑞信股票换1股瑞银集团股票,相当于瑞士信贷的股票价值以每股0.76瑞郎被收购,这相较于3.17日的收盘价打了四折,相当于持有瑞士信贷股权的投资者仅仅一个周末就损失了60%的财富。
而当我们都在为瑞士政府为了遏制金融危机紧急修改法律,绕过了瑞士信贷股东决议来快速完成这场并购从而导致瑞士信贷的股权持有者遭受重大损失而震惊时,更有一批投资者在此次收购中血本无归,他们便是持有瑞士信贷AT1债券的持有者,瑞士信贷160亿瑞郎(约172亿美元)的AT1债券将被完全减记,其价值一夜清零。
当我们都在为瑞士政府为了遏制金融危机紧急修改法律,绕过了瑞士信贷股东决议来快速完成这场并购从而导致瑞士信贷的股权持有者遭受重大损失而震惊时,更有一批投资者在此次收购中血本无归,他们便是持有瑞士信贷AT1债券的持有者,瑞士信贷160亿瑞郎(约172亿美元)的AT1债券将被完全减记,其价值一夜清零。
AT1债券全称为AdditionalTier-1 Capital Bond,AT1债券的收益率在7%左右,高于普通公司债券收益,根据巴塞尔协议3(Basel III)对银行资本清偿顺序的相关规定,最先被清偿的应为普通股权一级资本(Common Equity Tier,CET1)即股票,其次为额外一级资本债/应急可转债(AT1/CoCo)、二级资本债(Tier2资本)、高级非优先债、高级优先债和存款。
理论上,AT1/CoCo的受偿顺位高于银行普通股本,而且无固定到期日(即永续),因此在此次收购案中,AT1被完全减记的情况下股票投资者仍能拿回部分收益的情况使得该债券投资人愤怒,尽管瑞士当局的做法是为了控制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各类金融资产的不确定性在危机中也凸显尽显。
近几年来各类黑天鹅事件频出,从2019年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我们经历了全球从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危机的接近一轮完整的周期,中间也经历了经济衰军事冲突、能源危机、债券暴雷等一系列导致全球各类资产大幅波动的事件。
回归到投资的本质来讲,除了做好多元资产配置,慎重选择投资的底层资产和投资方式颇为关键,AT1债券本质上是劣后于其他所有层级的债权,而银行业的高杠杆使得银行在危机时更容易破产,而受偿顺位劣后于其他债权人的AT1投资者则更有可能在危机中面临重大损失,因此选择高杠杆的银行业或是风险更高的AT1债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目前,可选择的移民基金,包括爱尔兰基金、葡萄牙基金、希腊基金等,投资标的都是欧洲核心地区的成熟商业地产,其收益稳定、不会跟随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且市场活跃度高、流动性有保障,在底层资产上就已经为投资人做好了筛选。同时,全系基金均不使用杠杆,所有投资人均处于受偿第一顺位,保障了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AT1债券动辄超7%的高收益固然吸引人,但只有长期留在牌桌上不被市场淘汰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和世界格局下,做聪明的投资者,选择简单的投资方式长期坚守。
君宇移民为华人客户优选生息资产进行投资,远离复杂的金融产品或衍生品,不使用杠杆,助力投资人在成功获取的身份同时守住来之不易的财富。
往期推荐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资讯,请长按左下方二维码 添加微信与我们联系!